黄金骗局曝光!“老凤祥”、“周大福”被造假成本只需几十元
来源:企鹅电竞电脑版网址 发布时间:2025-06-13 19:52:48随着金价的不断攀升,中国人的黄金情结逐渐被唤醒,大家开始重新认识黄金的价值,并掀起了一股抢购热潮。
与此同时,一些不良商家却趁机牟利,导致黄金市场的造假现象屡见不鲜,他们的造假技术甚至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。
高超的造假手段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,还对整个黄金行业造成了冲击。即便是像“老凤祥”、“周大福”这样的知名品牌也未能幸免……
近期,黄金的价格一路飙升,某些品牌的金价已经逼近900元大关,这在黄金市场上能够说是前所未有的情况。随着金价的快速上涨,消费的人在购买黄金时变得更谨慎。
尽管大家的防范意识有所增强,但仍然难以逃脱一些商家的算计。近日,河南的陈女士将自己花费一万三千元购买的足金手镯送去回收,结果发现这只手镯竟然是“金包银”。当手镯被高温燃烧后,表面竟然出现气泡并变黑,这让陈女士感到十分愤怒。
陈女士花了一万多元买的手镯,如今却出现了这样的问题,于是她返回原店质问。然而,店家却矢口否认,声称陈女士拿走手镯已有十几天,现在这个“金包银”的手镯是否出自他们店里尚无法确定。
对于这个假手镯,双方各执一词,店家显然不愿意承担相应的责任。但陈女士也不甘心吃哑巴亏,在记者介入调查后,最终揭开了“金包银”的真相。
原来,是嫌疑犯在多家正规店铺网购黄金饰品后,再找人制作相同款式的“金包银”饰品退还给商家。由于其造假技术非常高超,许多商家并未察觉商品已被调包,因此这些假黄金便流入到了消费者手中。
“金包银”事件曝光后,引起了网友们的广泛关注。经过深入调查,记者看出除了“金包银”这种造假方式外,还有一些商家居然能够准确的通过顾客要求,在金饰上随意刻印某品牌名称以及“足金999”的标志。更令人惊讶的是,他们还能提供知名品牌的包装盒,而这些操作的成本仅仅只需几十元。
这种行为显然是违规违法的,但店员却表示,只要顾客提出要求,他们大多数都会照做。于是,记者在水贝市场购买了几件“金包银”饰品,并要求店家刻上“老凤祥”、“周大福”、“周生生”的标志。
随后,记者带着这些“金包银”饰品,以回收为由找到对应品牌的店员进行检验确定。经过仔仔细细地观察,“周大福”和“周生生”的店员能够一眼辨别出钢印的真假,但“老凤祥”的工作人员却未曾发现问题。
这一结果再次证明了黄金造假手段的厉害之处。如今,许多商家已不再使用传统的“金包银”技术,因为容易被识破。目前,大多数商家采用的是“镀金”工艺。
简单来说,就是在金属表面覆盖一层黄金,其厚度能够达到微米级别。实际上,这种镀金的本质是一种“偷金”行为。商家按照2.5%的比例镀金,但却按5%甚至更高的比例出售。
或许有人会质疑,难道机器检测不出来吗?对此,工程老板解释说,只要把表面的镀金层做得足够厚,就很难被检测出来。而且,只要在金饰表面镀上5克黄金,就能成功逃过检测。
此外,大家一直信任的黄金检测证书也成了重灾区。不少商家说,只需要发一张图片就可以打印检测证书,还可以根据消费者的要求随意制作。这些伪造的证书看起来与真的一模一样,普通消费者根本没办法辨认真伪。
过去,许多年轻人并不看好黄金,但随着金价的上涨,不少人开始感叹黄金的“真香”。它不但可以作为漂亮的装饰品,更重要的是具有保值和升值的功能。
金价的上涨让许多消费者陷入了矛盾之中:一方面想要疯狂抢购,另一方面又担心买在最高点,因此许多人不敢轻易出手。毕竟现在的金价确实很高。
很多人不敢购买大件黄金饰品,于是将目光转向价格低且有趣的“黄金手机贴”。对于黄金手机贴,大多数人应该都不陌生,微信朋友圈里总能看到有人在销售。这些手机贴印有“暴富”、“搞钱要紧”等励志话语,深受消费者喜爱。
很多人认为,买大件黄金担心亏损,买这种小克重的黄金则无伤大雅。不少商家推出的黄金手机贴价格从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,他们声称是用足金打造,黄金重量在0.01克到0.2克之间。
其实,如果仅仅是为了美观或者追求黄金的情感价值而购买,这无可厚非。但如果是为了投资增值,那就不太划算了。
例如,周大生的黄金贴售价为138元,重量仅为0.1克。换算成整克价格已超越一千多元,这显然非常不划算。
更有甚者,有些人花高价买到的并不是真正的黄金。有网友曾在老凤祥店员处花费99元购买了一张标有“足金999”的黄金贴。当时他深信不疑,后来自己的项链断了,打算用这张黄金贴抵扣维修费用时,却被店员告知这是塑料制品,根本不是黄金,甚至连金属都算不上!类似的情况屡见不鲜。
金价的上涨使得许多消费者不再局限于线下门店购买,有些人会选择通过朋友圈的“买手”进行交易。而这正好给了诈骗分子可乘之机。
所谓的“买手”并非真正的买家,而是中间商,从中赚取差价。他们帮助别人购买,然后再寻找上家进货,最终的结果往往是中间的“买手”卷款潜逃。
还有些人看到金价如此之高,便想把手里的黄金卖掉套现。有些回收商的报价甚至比大盘价还要高。对此,业内的人表示,谁会做亏本生意呢?
专业人士指出,这些不良商家通常会在秤砣上动手脚,或者用王水清洗来减少黄金的重量。在检验黄金时,他们可能会在上面添加一些物质,然后告诉你纯度不够,从而低价收购。这些都是需要警惕的。
黄金造假事件频发,再次提醒我们,在购买黄金时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和商家店铺,尽可能的避免让“买手”代购,稍有不慎就可能上当受骗。
此外,购买黄金时要检查金饰上是否有钢印,并确认证书是否来自权威机构。如果存在疑问,可以送到国家权威机构进行仔细的检测。购物完成后,不要到处乱丢发票,因为这是你维权的重要凭证。
黄金造假现象仅靠消费者的努力是远远不足的。消费者只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受害,要想彻底根除这一问题,还需要监管部门、品牌方等多方一起努力。只有从源头解决问题,才能确保市场的健康发展!
1.《周大福”、“周生生”、“老凤祥”被造假,成本仅需几十元》仙游县融媒体中心 仙游广播电视台 2025年03月14日 08:35 福建
2.《黄金回收“套路深”:报价超大盘100元引流,偷秤、王水清洗减克重》蓝鲸财经2025-03-11 21:56
3.《假卖家开启“两头骗”模式,黄金代购请谨慎》东营网警2025-03-18 10:19山东